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岩)4月25日,武昌区人大积玉桥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统一日”主题调研活动,聚焦武昌古城保护更新课题,为千年古城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问诊把脉。
代表们首站探访承载着600余年仓储文化记忆的斗级营街区,青石板路仿佛在诉说往昔的商贸盛景。古意盎然的“华拾书店”内,读者沉浸于书香的场景引发代表热议。行至汉酥坊前,楚式糕点的传统制作技艺展示吸引众人驻足。看着造型精美的编钟、漆器纹样糕点,代表们指出,楚文化蕴含的美学元素和工匠精神,正是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建议企业深挖“荆楚味道”的文化附加值,开发更多具有地域标识的文创产品。

代表参观听取讲解。 通讯员供图
在武昌古城规划展示馆内,代表们通过全息沙盘和数字影像,全方位了解古城保护更新的“武昌实践”。从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活化,到得胜桥千年古轴的改造升级,一系列兼具保护力度与创新温度的工程,让代表们对“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针对古城发展的新机遇,代表们建议,要聚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定位,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既要守护好明代仓廪遗址、明清民居等物质文化遗产,更要让楚剧、汉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载体。特别要注重“文旅+”融合发展,将历史街区打造成集文化体验、创意办公、休闲消费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
“古城保护不是简单的修旧如旧,而是要实现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生共荣。”积玉桥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组织代表持续跟进古城更新项目,推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长效机制,在活化利用中延续城市文脉,在创新发展中厚植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