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鲁西平原,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冠县冠洲第一梨园迎来了它最美的时节。漫步梨园,层层叠叠的梨花如云似雪绵延不绝,微风拂过,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在这片洁白的花海深处,蕴藏着一个关于守护与成长的故事。
据了解,冠县鸭梨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果梗基部膨大,果梗与果肩结合部似鸭头状而得名,果实以皮薄、质细、肉嫩、果色金黄、清香多汁、酸甜可口、核小肉白、耐储存而著名。
近年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主动作为,以“梨”为媒,助力梨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开展“红盾护农”。严把农资质量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确保梨农用上放心农资。
强化品牌建设。积极引导66家梨产业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注册梨商标91件,2006年经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冠县鸭梨”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冠县鸭梨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助力标准兴农。今年2月份,《地理标志产品 冠县鸭梨》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冠县鸭梨实现了统一标准生产与产品认证,逐步建立起科技、生产、贮藏等一条龙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推动冠县鸭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老树发新枝,新果富万家。近年来冠县又培育出新品种--酥梨,酥梨果实成椭圆形,两头尖中间圆,个大核小皮薄肉白,酥脆香甜多汁无渣,平均单果重600克以上,最大单果重达2000克以上。2024年10月中国梨产业年会暨冠县酥梨高质量发展会议在冠县举行。目前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启动“冠县酥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冠县也正在全力推进酥梨产业“11341”工程,计划2030年全县酥梨年产量突破1亿斤,冠县酥梨成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幸福果。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这是一片正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的希望之地,每一朵梨花的绽放,都见证着市场监管人的初心与使命,他们用责任与担当,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范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