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靖边县公安局以文化赋能解锁家风“廉密码”

为筑牢民警廉洁从警的思想根基,榆林市靖边县公安局以“文化润警、家风塑魂”为导向,近期联动开展了“清廉家风”主题演讲比赛和相关书画作品创作以及《历代家训》读书会等系列活动,构建了多维度文化育警矩阵,让清廉理念在警营内外落地生根。

以“讲”传廉:让家风故事成为“活教材”

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清廉家风——青春警营话家国”主题演讲比赛决赛中,12名民辅警围绕“家风涵养警风”主线,用质朴的语言讲述家庭中的廉洁故事。

他们紧扣主题,讲述历史典故,赞美身边榜样,倾诉自身经历,从孟母三迁的典故到祖辈廉洁自律的老党员形象,再到身边老所长清廉自持的日常点滴,选手们娓娓道来的感人故事让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仁义礼智信,忠孝勤俭廉”,这些传统美德穿越时间的长河,逐渐沉淀为家风品格,在选手们抑扬顿挫的讲述中,长久回响在在座民辅警的耳边。

当最后一名选手走下讲台,背景大屏上的字幕与警徽交相辉映。这场以“小家故事”讲“廉洁大义”的演讲比赛成为靖边公安文化育警的生动注脚,让家风故事成为警营“活教材”,从“理论说教”变为“情感共鸣”,有力推动了红色文化与廉洁家风建设教育的深度融合,展现了青年民辅警“向上生长”的精神面貌。

以“作”述廉:让廉洁元素融入艺术作品

同步举办的“以笔绘家风,以文传家训”清廉家风主题书画作品征集活动成为警营里的“流动廉洁课堂”。

多幅来自民辅警及其家属的书法、剪纸、摄影等作品脱颖而出。在书法作品中,遒劲有力的横竖撇捺将仁善之德、家国大义诉诸笔端;在剪纸作品中,以盛开的莲花为主体,旁边应有“清正廉洁”字样,体现对廉洁精神的追求和倡导。

让廉洁元素融入文化创作,以书画剪纸等为载体,将原本抽象的廉洁理念巧妙地转化为直观且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通过征集以清廉家风为主题的书画作品,能让民辅警在创作与欣赏中,更深刻地理解廉洁文化内涵,将廉洁意识内化于心,营造浓厚的警营廉洁文化氛围,使廉洁成为民辅警的自觉追求。

以“读”润廉:让清廉书香浸润民警心田

近日,在靖边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举办的清廉家风读书会上,20余名民辅警围坐一堂,共读《历代家训》等书籍,分享读书感悟,探寻清廉家风的时代意义。

分享会上,大家结合各自生活、工作经历,围绕书中章节各抒己见。在《颜氏家训》中,“德艺周厚”的理念里讲述着心怀家国、淡泊明志的家风;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映照着他的一片丹心;在包拯“犯赃滥者不得归本家”的铁规里,时刻告诫后人要守着内心的那把尺……书中镌刻其间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口耳相传、世代相承。大家在思维碰撞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知识养分,深化对清廉内涵的理解。

读书分享会是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民辅警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既提升了自身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又筑牢了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靖边县公安局以“讲、作、读”为载体,构建起“思想共鸣——视觉浸润——心灵滋养”的立体化教育链条,推动清廉家风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

靖边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文化育警、家庭助警”机制,让清廉成为警营最鲜明的底色、家庭最珍贵的财富。

西西新闻榆林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