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在商务部4月25日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一季度市场销售增速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升一季度社零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
“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1.2亿人次享受到了真金白银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李刚介绍,截至4月24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70.5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746.6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661万件,家装厨卫“换新”3712.3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420万台。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过程中,河北、辽宁、江苏、贵州等省份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花同样的钱,享受国补后,买到了更高端的智能家电,超预期实现了家庭梦想,非常满意!”辽宁省沈阳市的消费者陈女士享受以旧换新补贴后感叹。
辽宁省商务厅副厅长郭斌介绍,今年以来,辽宁省推动3C产品首入补贴,购车补贴标准提升至2万元,家电品类从8类扩充至20+X类。为减轻企业垫资压力,辽宁省刚刚出台政策,可为参加消费品以旧换新企业提供最高10万元的信贷财政贴息。截至目前,辽宁省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消费者近250万人次,补贴金额达25亿元,直接带动商品销售额超200亿元。
在便利群众换购电动自行车方面,河北省创新推出“政银企协同+流程再造”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了服务效率与消费活力的双重跃升。河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杨志兵介绍,河北推动政务服务与市场服务深度融合,依托销售门店,集成政策宣讲、产品展示、补贴申领、旧车回收、上牌销户、电池回收等6项服务功能,将原本需跨4个部门、耗时2至3天的办理流程,压缩至“1车+1手机+1小时”办结,成功将全省5000余家街头巷尾的“小门店”,打造成了便民利民的综合服务“大客厅”。截至4月24日,河北省全省累计交售旧车、换购新车各78万辆,使用补贴资金3.75亿元,带动新车销售额21.49亿元。
“为了消费者便捷享受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我们推出了高效衔接、高效集成、高效宣传的三大便利举措,有效满足消费者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消费需求。”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吴海云表示,作为全国首批启动补贴活动的省份,江苏高效完成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购新活动经营主体衔接、省级资金结算平台选定、信息系统开发及活动细则制定等核心任务,确保政策落地“零时差”。不断便利消费体验,通过流程再造、数据互通,实现“一窗受理、一店通购、一网通办、一线响应”,全面提升消费者办事便捷度与满意度。通过电视、短视频平台、电台广播等多渠道、场景化、立体化传播,推动政策红利触达消费群体。
数据显示,江苏省一季度累计开展2000场消费促进活动,叠加发放超4亿元惠民消费券及33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规模及净增额全国第一;限额以上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绿色家电同比增长69.2%。
家居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绿色智能家居升级消费的需求旺盛、潜力巨大。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令狐绍辉介绍,今年1月1日起,贵州接续实施家装厨卫“焕新”活动,1月20日起,对装修材料、卫生洁具、家具照明、智能家居等18类商品进行补贴;出台“多彩贵州欢乐购0息购物带回家”换新贴息政策,组织企业、银行合力投入资金1.6亿元。截至目前,贵州已实现家装厨卫换新1.5万件,直接带动消费1.1亿元,有力推动了家居消费“焕新”提质。
“下一步,商务部将与各地、各相关部门一起,抓住‘五一’假期等重点节点组织开展更多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全力以赴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更大成效。”李刚表示。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