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美国“对等关税”发布,关注谈判进度和部分品类的豁免

2025.4.7-4.11

写在前面

四月策略中,我们认为海外扰动将密集落地,中国或受负面影响但已有相对充分准备,国内政策发力方向明确,A股市场在扰动落地后有望回暖。

展望本周,我们判断美国关税政策加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重点跟踪后续谈判。国内经济景气度受到外部扰动影响,财政和货币或出台增量政策。上市公司业绩陆续发布,核心资产具备相对优势。

配置上,关注自主可控板块和估值低位的A股核心资产。

研大势

美国“对等关税”发布,关注谈判进度和部分品类的豁免。

对等关税的力度和广度超市场预期

上周,特朗普宣布了新一轮“对等关税”政策,受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欧盟、越南、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的实际关税税率抬升至54%,高于此前市场中性预期。

我们认为对等关税或将加大不确定性和市场担忧,加剧美国经济“滞胀”风险。

美国软数据出现转弱迹象,3月ISM制造业PMI为49,低于市场预期和前值。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2.8万人,大幅高于预期,但失业率意外升至4.2%。美联储主席发布放鹰言论,关税可能会持续影响到美国通胀,失业率和通胀上升的风险都很高,美联储要先观望,等明确形势,再考虑行动。

关税可能有频繁转折,重点跟踪后续谈判和品类豁免。

参考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关税经验,我们认为此次公布的关税更多是极限施压和谈判技巧,后续可能会对部分美国通胀影响较大的品种实行关税豁免。

上周末,我国公布一系列反制措施,整体反制力度明显升级。在关税覆盖商品比例上和美国做到了对等,出口管制的深度进一步提升,反制措施的种类更为丰富。其他主要经济体回应方式主要为对美抗议表态,尚未有明确的反制措施。

考虑对等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生效,短期内需密切关注各经济体与美国之间的谈判进展,实际执行的关税力度或范围可能调整。

景气度回落有一定预期,增量政策将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加征关税的拖累开始在生产端显现

3月制造业PMI为50.5%,是去年10月以来首次低于过去5年均值,制造业景气有所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有所下降。

需求方面,基建高频指标边际改善叠加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降幅延续收窄,固投增速或延续小幅改善态势。高频数据显示汽车和家电消费动能边际回升,可能带动社零增速较前值小幅增加。3月出口增速可能较前值小幅下滑。CPI同比小幅回升至0%附近,PPI同比仍在-2.2%附近。

金融数据方面,预计信贷投放有望实现较高增长,但社融增速可能小幅下降。

财政和货币或出台增量政策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短期极端静态假设下测算,54%关税或对我国今年出口和GDP的年化增速拖累8.2和0.9个百分点。

国内政策多次表达有充足的储备应对,预计二季度央行适时降准降息,降准可能率先落地。财政政策积极表态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首期特别国债5000亿元将发行,支持部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

上市公司业绩陆续披露,核心资产具备相对优势。

截至3月30日,约70%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报业绩,非金融板块全年盈利增速预计承压,今年底或出现本轮盈利周期的底部拐点。

其中,沪深300去年和单四季度实现盈利正增长,表明核心龙头资产具备相对优势。

在构建的30家新核心资产中,已披露年报的12家公司单四季度营收增速为13.9%,较三季度的8.4%提升5.5个百分点,远高于全A非金融的2.7%。

聊配置

关税风波未定,关注三条主线的投资机会。

综上,我们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加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重点跟踪后续谈判。国内经济景气度受到外部扰动影响,财政和货币或出台增量政策。上市公司业绩陆续发布,核心资产具备相对优势。

配置上,关注自主可控板块和估值低位的A股核心资产。

配置上,关注科技制造板块中产业逻辑明确的核心环节和估值低位的A股核心资产。

具有定价能力、不惧地缘扰动的自主可控公司,如AI,创新药,以及具有情绪催化的军工等。

内需属性明确、基本面改善的部分必选消费品种,如农产品、食品加工、高端可选消费等。

稳定红利领域,如电力、运营商、银行等。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