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谈妥90项协议?美关税谈判策略被批“一团糟”,“各国愿意忍到几时?”

【文/观察者网 邵昀】

美国总统特朗普给大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设定了90天“宽限期”,按照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的说法,美方要在这三个月内敲定与90国的贸易谈判。

尽管纳瓦罗言之凿凿,称这完全“可能”,但据路透社、“政客”新闻网等11日披露,特朗普政府的谈判策略简直是“一团糟”:不仅人手不足,导致很多国家的谈判需求都被“晾”在一边,特朗普政府内部对于谈判的立场似乎也并不统一。

这让专家怀疑,其他国家还能容忍特朗普提出的要求多久?特朗普政府是否能在90天内有效处理如此多项谈判?“做出这些决定需要进行一些认真的谈判。”前美国贸易代表处代理副代表、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副总裁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说,“我们不可能在这段时间内与任何这些国家达成一项全面协议。”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结束年度体检,乘空军一号前往佛罗里达州,返回海湖庄园度周末 视觉中国

“不知道特朗普想要什么”

“政客”新闻网11日援引白宫消息人士说法称,迄今为止,特朗普政府只与越南、印度、韩国和日本,即少数几个有助于美国“在地缘战略上牵制中国”的亚洲国家,进行了认真的谈判;面临“宽限期”的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被动等待美国的回应。一名白宫官员也证实了这一战略。

一名拉丁美洲外交官反映,其国家已多次请求与美国商务部和财政部的高级官员会面,但尚未收到回复。第三名亚洲外交官表示,他们国家也希望启动谈判,但因为与美国的贸易体量不大,自觉谈判排位应该比较靠后。

路透社11日指出,对于人手稀缺的特朗普政府而言,要协调90场谈判本身就是一大挑战。据悉,当前特朗普政府中的许多关键职位尚未被填补,而且现有官员往往身兼多职。譬如,部分美国财政部官员11日就忙于与乌克兰就关键矿产达成协议。

美国财政部现在仅有一位由参议院确认的高级官员,即副部长迈克尔·福尔肯德(Michael Faulkender)。特朗普甚至还没提名主管国际事务的财政部副部长,该职位目前由职业官员代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运行也高度依赖职业官员,多个关键副代表职位仍待参议院确认。

按照一名外交消息人士的说法,特朗普的几名高级贸易顾问自己也无法统一贸易谈判的立场。

路透社特别提到,14日,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将访问华盛顿。但届时美国的首席谈判代表、财政部长贝森特却将飞往阿根廷,展示对阿根廷经济改革的支持。

阿根廷与美国的年度贸易总额仅为163亿美元,而欧盟与美国去年的双边贸易额接近1万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路透社说,贝森特的缺席,凸显了贸易专家的疑虑:特朗普政府能否有效管理这么多同时进行的谈判,并在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

卡特勒指出,要达成既让特朗普满意、又让市场放心的贸易协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即使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最小的一项贸易协议——修订《美韩自贸协定》中的汽车与钢铁条款,也耗时超过8个月;与加拿大、墨西哥两个邻国签署全面的《美墨加协定》更是耗时超过两年。

“政客”新闻网说,其对超过15个国家(包括五个美国主要的亚洲贸易伙伴)官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普遍表示不清楚特朗普政府的谈判策略。

一名接近谈判的亚洲国家外交官坦言:“我们真的不知道特朗普政府想要什么。”另一名代表亚洲国家的官员更直接表示,特朗普政府缺乏明确的立场,“我们几乎什么都没被告知”。该官员称,美方整个决策过程给人感觉是“被动应对,没有明确的方向”。

专家:美国胃口很大

然而,即使有些主要贸易伙伴主动让步、表达谈判意愿,也没有得到华盛顿的回应。

报道提到,在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前一天,以色列曾宣布取消对美国进口产品的所有剩余关税,但仍未换来美国“手下留情”。以色列总理7日在美国与特朗普会面,为其关税政策辩护后,美方继续暗示这不足以促成早日达成协议。欧盟7日向美方提议相互取消所有工业产品的关税,也遭到特朗普拒绝。

“每个国家都在同时敲白宫的门,难怪他们没有对所有国家都做出回应。但他们对全球关税的预期是什么?真是一团糟。”一名欧盟外交官抱怨。他补充,欧盟领导人现在开始怀疑,这到底是谈判策略,还是美国全球贸易观彻底转变的开始,“这让我们非常不安”。

报道指出,特朗普政府这种做法引发了不确定性,并且实际上将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边缘化了。欧盟与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的对美贸易总额超过3.1万亿美元。

有专家分析认为,这表明特朗普政府的目的不仅在于关税。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日本事务主席、特朗普上个任期末曾被提名担任驻日本大使的肯尼思·温斯坦(Kenneth Weinstein)看来,仅仅降低关税无法让特朗普满足,贸易伙伴“还需要取消至关重要的非关税壁垒,并(对美国)进行投资”。

“但问题是,人们能为了取悦(特朗普)政府做到什么地步?”温斯坦说。

“政客”新闻网表示,韩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8日在华盛顿会见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讨论了美国对韩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的问题。但仅仅一天后,特朗普就宣布对包括韩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暂缓征收所谓“对等关税”。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谈判的有效性。

遂特朗普的愿?“风险很大”

据《韩国先驱报》11日报道,郑仁教当天回国称,此次访问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韩美“逐项谈判的框架,尤其是在钢铁和汽车领域”。他还补充说,华盛顿表现出以“友好”方式与韩国、日本达成协议的意愿。

4月11日,在仁川国际机场,郑仁教访美返抵后接受记者采访 韩联社

日本则表达出谈判非关税壁垒问题的意愿。据日本广播协会(NHK)11日报道,日本将派经济振兴大臣赤泽亮正赴美,与格里尔、贝森特会谈。报道称,赤泽亮正表示,如果非关税壁垒和汇率等议题被纳入谈判议程,他愿意进行讨论。

但“政客”新闻网援引贸易专家分析,任何试图取消非关税壁垒的努力,都会使谈判变得更加艰难。如果特朗普政府提出要求,要贸易伙伴消除增值税、数字服务税这类被特朗普认定为贸易壁垒的制度性因素,相当于要求其他国家重构自己的税制体系。

报道说,特朗普政府还希望降低阻碍美国农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以色列和欧盟的各种贸易门槛,但它们往往牵涉到这些贸易伙伴国本国农民的利益和环保法规,极具政治敏感性。

前美国高级贸易官员、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威廉·赖因施(William Reinsch)说,这些国家要想做出让步,会面临很大风险。“这种让步非常容易被炒作——‘美国人要我们开不安全的车,呼吸更脏的空气,养病鸡,喝劣质酒。’”

特朗普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广泛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声称此举能扭转美国的贸易逆差、为美国政府带来收入并振兴美国制造业,但相关政策引发强烈批评和担忧。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措施影响,全球股市近期连续剧烈震荡。

在本周美国国债遭投资者大量抛售后,特朗普9日宣布对大部分国家暂缓90天实施“对等关税”,但在这90天里保留10%的“最低基准关税”。尽管财长贝森特坚称,这是特朗普政府早就定下的“策略”,但特朗普本人9日面对媒体问询,间接承认其决定系受到债券市场动荡影响。

但特朗普未取消此前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84%的“对等关税”,还在社交媒体发帖宣称他已将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提高到125%,“立即生效”。白宫方面10日称,累加2月宣布的20%对华关税,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实际累加已达145%。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11日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中方已多次阐述在关税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林剑强调,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极限施压、胡作非为。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如果美方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林剑指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对美国的霸凌行径采取反制措施,既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为了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为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面对美国的霸凌霸道,妥协、退让没有出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