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以“劳动者”之名用匠心书写华章
——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
在临沂客户端讯 蒙山巍巍,留下劳动者的坚实足迹;沂水汤汤,追随奋斗者的笃定步伐。回望2024年,市总工会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目标,担当作为、踏实奋进,全国重点非公建筑企业建会入会经验交流暨工作部署会、2024年中国职工公益工作交流活动现场会在临沂召开,19项工作入选全国、全省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交出了一份服务大局有作为、普惠职工有温度的出色答卷。
旌旗猎猎
思想引领有方向
工会所引,职工所向。市总工会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思政引领融入工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凝聚起职工干事创业的思想伟力。
2024年9月12日,临沂卫校会议室里严肃安静,师生们静静聆听、凝神思考,沉浸在“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中。劳模们分享了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传承发扬沂蒙精神,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师生的心。
过去一年,市总工会聚焦“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组建了“百名沂蒙劳模工匠宣讲团”,他们走进全市机关、企业、车间、校园,283场次活动覆盖职工42470人,凝聚思想的种子播入心中,随着时间破土出建功沂蒙的新芽。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23次,发挥红色工运史展览馆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开展“重温工运历史·弘扬沂蒙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主题活动,服务职工9200余人次。
与此同时,一方面着力培育先进文化,依托市工人文化宫示范性服务职工综合体,举办首届职工春晚等职工文化活动30余场次,线上线下参与职工400余万人次;一方面着力培树典型示范,推荐评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工人先锋号1个,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9个、五一劳动奖章16人、工人先锋号6个,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氛围。
改革赋能
服务大局有作为
以产改塑形、以创新聚势。市总工会着力构建“竞赛赋能、创新驱动、技能成长”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度融入临沂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发展血脉。
2024年7月12日,“沂蒙工匠学院”揭牌,为首批特聘工匠导师代表颁发聘书,向9个研培部授牌,工匠精神的传承发扬又新增重要平台。
今天的临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深化,依托“企业发现——工匠学院培育——市县工会选树深造”人才培育体系搭建技能成才的“成长梯”,已获批省级工匠学院1家,挂牌成立市级工匠学院6家,建设县级工匠学院14家,多类型培训班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鲁班首席工匠、齐鲁(大)工匠、沂蒙工匠……平凡的劳动者们,用日复一日的敬业奉献,在临沂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市总工会紧盯全市重点工作,积极开辟竞赛赋能“宽赛道”,构建形成“1+3”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连续承办三届山东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焊工项目,竞赛领域涉及52个工种,覆盖职工30万人次,广泛开展城市主导产业技能竞赛、“三查三防”安全生产竞赛等,一次次竞赛比拼,见证了投身劳动方可摘得理想星辰的过程。
深化职工全员创新创造活动,在临沂供电公司完成职工创新创效平台建设,培育省级全员创新企业2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个;完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推荐活动,评选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49项,奖励资金80万元,极大鼓舞了职工建功立业的信心。
人人有感
普惠职工有温度
阳春三月,全市工会2024年“工益就业·春风送岗”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启动,吸引了3000余名求职者热情参与,当场达成就业意向的求职者们憧憬着在临沂的崭新开始;夏日炎炎,快递小哥忙碌之余,吃上一口“夏送清凉”的西瓜,入口的甜脆有些许安抚了酷暑下的辛劳;金秋十月,困难职工的子女带着工会发放的助学金,收拾行囊奔赴理想;大年三十,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吃上了“娘家人”送来的年夜饭;下班后,假日里,一堂堂内容丰富的“职工夜校”课点燃了职工们素质提升的热情……
幸福是什么?是遇到困难时有托底,是生存的基础上再提升,是四季更迭日子有节节高的希望,是点滴小事上触手可及的真实。服务升温再升级,市总工会始终坚持急职工所急、解职工所忧,以“娘家人”底气为广大职工带来“人人有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年来,市总工会积极提升服务职工水平,深化工会就业创业服务,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工友创业园500家,吸纳就业11.5万人,“求学圆梦行动”帮助700名职工提升学历;“万名一线职工疗休养”“劳模疗休养三年全覆盖”活动惠及职工、劳模2.6万名;建设示范性工会驿站21个、智能化工会驿站80个,“工会妈妈小屋”29个;市工人文化宫被评为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推进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深入1650家企业开展职工队伍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推进工会维护劳动领域安全稳定体系和能力建设。
数智共融
创新驱动有后劲
市总工会纵深推进基层工会组织体系化建设,同步加速工会服务数字化转型,以组织筑基与数智赋能双轮驱动夯实工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全面构建新时代工会服务新生态。
工惠乐学、心理咨询、相亲交友……打开齐鲁工惠,多彩的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不时打开看看有什么新鲜事已是很多职工的日常。
紧跟时代步伐,市总工会致力于推进数智工会建设,全市各级工会依托齐鲁工惠App平台,累计开展精准高效、贴近职工、方便快捷的各类线上普惠活动400余场次,参与职工近220万人次,撬动优惠补贴近5000万元,2024年“首届惠工消费季”活动争取消费补贴3000万元。沂蒙工惠云平台建成运行,让工会工作插上“数智化”翅膀,实现职工群众“一键入会”“一网全通”和“一终端全维服务”。市总工会新媒体传播力位列全国地市级工会第4名。
夯基筑垒不放松,去年以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小三级”工会建设三个“三年行动”,今年新增工会组织370个,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3.4万人,农民工会员2.1万余人;1044家具备建会条件的社会组织,已建会970家。
迎风逐浪,满弓发力,站在全总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市总工会将以“改革创新突破年”“工作质效提升年”为抓手,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携手共创新时代临沂工会工作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沂新篇章贡献力量。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英子 通讯员 刘清华 彭修萍
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