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李艳:守正出新传岐黄
安徽日报记者 王兰兰 王珂 摄影报道
3月25日,皖南医学院新安医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李艳带领学生在中医古籍数字资源库查看南宋名医张杲的著作《医说》数字版。一个名医世家,薪火相传四百多年,其内科疗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3月17日,“张一帖”内科第15代传承人李艳入选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项始于明嘉靖年间、以“一贴即愈”闻名的新安医学瑰宝,在当代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芒。

3月25日,李艳在皖南医学院门诊给患者诊疗。

3月25日,皖南医学院新安医学研究中心,李艳带领学生们辨识中药材。
作为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之女与学术继承人,李艳自幼浸润于家传医典与临床实践。在精熟“张一帖”内科家传医技基础上,她将传统医技拓展至痹症、肿瘤、妇科等疑难病症领域。面对现代医学挑战,她首创痹病“寒热三期”疗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研制出靶向血管新生的“加味清络饮”;针对胃癌极早期炎癌转化过程,她创新提出“固本培元、平调寒热”思想,开发出临床有效处方“荷娑调胃散”,让古方在现代科研中迸发新活力。

3月25日,皖南医学院新安医学研究中心,李艳的学生在展示“张一帖”成品贴方。
作为皖南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李艳将实验室数据与传统诊疗经验深度融合。其胞弟、清华大学李梢院士建立的系统生物学平台,为解析“张一帖”药方多靶点作用机制提供科学支撑,这种“家学+现代科研”的创新模式,开创了非遗活态传承新范式。

3月25日,李艳在实验室带领团队进行加味清络饮的有效成分提取。
从深山里的诊室到国家级非遗名录,从手工制药到分子机制研究,“张一帖”的传承轨迹映射着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时代征程。如今,李艳带领团队建立数字化诊疗系统,用智能系统开发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方,联合多家单位共建智能处方推荐系统,同时注重培育青年传承梯队,让绵延四个世纪的家传绝学在新时代薪火相传,创新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